广州“老房子故事”之十五中期国际
作者/郑望学(80后文旅作家)
关注我,天天有猛料
民国风云多变,故事始于梅花村,也终于梅花村。如今,梅花村里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小洋楼背后,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。
陈济棠(1890~1954),出生于广东防城港(今属广西),是汉族客家人,民国时期广东的著名军阀,被誉为“南天王”,曾威震一时,敢于与蒋介石正面叫板!
展开剩余88%他的结局如何?和前任陈炯明一样,他们的命运殊途同归——都客死他乡。其实,陈济棠的命运早已在他的“天王府”——广州梅花村陈济棠公馆的风水布局中有所暗示。
梅花村并非普通村落,这里住的也不是平凡百姓。如今是省委家属院,民国时期更是权贵云集的“模范住宅区”,只有富豪和官员才有资格在此安家。作为国民党政权的权力象征,梅花村有“政治权力后花园”的美誉。
村内名人云集:蒋光鼐公馆、吴铁城公馆、古应芬公馆、陆匡文公馆、陆幼刚公馆、萧佛成公馆、区芳浦公馆、林冀中公馆、林直勉公馆等中期国际,这些皆是当时的政界要人,他们的宅邸都围绕着陈济棠公馆而建。
陈济棠,身为“南天王”,掌控广东八年,基本上半独立于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。他财富雄厚,势力庞大,自然要打造一座威风凛凛的“天王府”。
1930年,这座耗资巨大的陈济棠公馆在梅花村竣工。作为权势最高者,陈济棠吸引众多高官豪宅争相仿效,使梅花村成为广东乃至西南地区的权力中心。陈济棠几乎就是这里的“村长”,日常在此处理政务、发号施令。
陈济棠公馆门牌原为梅花村32号,如今改为3号,现为广东省妇联办公地,不对外开放,普通人难以进入。
作者曾专程前往梅花村,只见一座规模宏大的红墙院落,欲入内参观,却被保安拦阻,只能在门外遥望,隔墙拍摄几张照片,结合网上资料,过了一把“云游”的瘾。
陈济棠公馆是一座园林式建筑,坐北朝南,东门入院,占地5610平方米,是梅花村最大宅邸。公馆内有四栋洋楼:主楼、后楼、东楼、西楼,之间由天桥相连。主楼正门旁墙上镌刻“陈济棠公馆”五个大字。
主楼二层半高,室内房间布局精致,设有壁炉,二楼顶部设天台,天台前有亭子。附楼为两层红砖结构,东、西、北三座楼房通过南侧走廊连通。主楼前建有中国传统园林式的石山鱼池和六角凉亭。
陈济棠酷爱梅花,当时梅花被当局定为“国花”,他在宅前宅后广植梅花,其他居民也纷纷效仿,梅花满村,因而得名“梅花村”。
设计此公馆的罗明燏,时任工务局技佐,建国后成为华南工学院首任院长,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任命书。
这座豪宅虽洋气十足,主人“南天王”陈济棠却是个极度迷信的人。传言他母亲葬于花都芙蓉嶂,据说由风水大师选定“龙脉”穴位。陈济棠反蒋前曾请风水师算命,断言蒋介石“尖嘴猴腮,毫无帝王之相”。
他建“天王府”时,也特请风水大师勘测,严格依照“左青龙、右白虎、前朱雀、后玄武”的堪舆学说设计。主楼前的石山鱼池是朱雀,后楼是玄武,东侧为青龙(林直勉公馆),西侧(自家)为白虎。
“四灵山诀”是古代风水中对建筑四方位的称呼,陈公馆入口的绿顶八角哨亭象征青龙,绿色对应青龙,尖顶形状象征龙腾飞天。
此外,正厅前的四根柱子设计符合“四运子山午向”的风水布局,称为“双星打劫局”,具有“面南而治”的帝王气势和旺星助运的双重寓意。
更有趣的是,陈济棠在公馆内专门设有奉祀“吕祖(洞宾)先师”神位的厅堂,日夜跪拜祈求庇佑官运。然而即使有神明保佑,也无法扭转他最终失势的命运。
既然布局如此讲究,这位权势滔天的“南天王”为何最终失败?正所谓“成也风水,败也风水”。远看主楼四根柱子如同牢笼,过犹不及,强势布局最终成了他的桎梏。
1936年,陈济棠反蒋失败,被免职并流亡海外。巧合的是,1949年蒋介石败退广州时,也下榻此公馆,他曾击败过公馆的主人,如今重走陈济棠的路,远逃台湾。
1949年10月1日,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,而此时在广州梅花村陈济棠公馆,蒋介石正听着广播,内心复杂,随后收到苏联承认新中国的消息,感叹大势已去。
同年10月14日,广州解放后,四野十五兵团司令部设在陈济棠公馆,开始策划解放海南岛。正巧的是,当时国民党海南长官正是陈济棠,他誓死守岛,但历史车轮无可阻挡。
1950年陈济棠退居台湾,1954年11月3日病逝。1993年其骨灰回到大陆,与1947年在梅花村逝世的五夫人莫秀英合葬于湛江湖光岩墓地,陈济棠与梅花村的故事也就此落幕。
对陈济棠的功过成败,历史自有评说。1980年9月10日,邓小平接见从美国归国的陈济棠第十子陈树柏时曾说:“令尊治理粤八年,确有建树,许多老一辈广东人至今怀念他。”
人事变迁,故园依旧存于记忆,再见故人,亦如永别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慕遇城迹作者首发于今日头条,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禁止转载!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发布于:天津市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