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老汉看着三个木讷的儿媳,心里总犯嘀咕:自己百年之后,这一家子稀里糊涂的可咋过?尤其老四还没成家富余通,他打定主意要给老四寻个机灵媳妇,将来好掌家。
这天他把三个儿媳叫到堂屋:“你们回娘家歇些日子吧。大媳妇住三五天,二媳妇住七八天,三媳妇住十五天,记住得同去同回。”又特意交代,“大媳妇带个红心萝卜,二媳妇带包纸包火,三媳妇带只没脚团鱼回来。”
三个儿媳一听能回娘家,欢天喜地就上了路。可到了三岔路口要分手时,才后知后觉犯了难。“日子不一样咋同回?”“红心萝卜是啥?纸包火又咋弄?”三人越想越急,坐在路边哭成了一团。
展开剩余54%哭声传到附近肉摊,王屠户的女儿巧姑走过来问明缘由富余通,捂着嘴笑:“这有啥难?三五一十五,七八加起来也是十五,你们都住满十五天不就一道回来了?”又指着路边农户说,“红心萝卜是鸡蛋,纸包火是灯笼,没脚团鱼就是豆腐,家家都有的东西呀!”
儿媳们恍然大悟,十五天后果然一同回来,手里的礼物分毫不差。张老汉一追问,得知是巧姑帮忙,当即揣着心思去了肉摊。见王屠户不在,他对迎上来的巧姑说:“要皮贴皮、皮打皮、瘦肉没骨头、肥肉没皮的肉。”巧姑二话不说,转身就切来猪耳朵、猪尾巴、猪肝和猪肚,样样都对得上。张老汉心里乐开了花,立马托媒人说亲,把巧姑娶给了老四。
家里添了机灵人,张老汉想让巧姑当家,又怕其他儿媳不服气,便出题考四个儿媳:“用两样东西炒出十样菜,蒸出七样饭,谁成了谁掌家。”三个儿媳急得直摆手,巧姑却应声走进厨房,端出韭菜炒鸡蛋和绿豆蒸米饭。“韭菜加鸡蛋,九样加一样是十样;绿豆加大米,六样加一样是七样。”张老汉哈哈大笑,当场把一串钥匙塞到巧姑手里。
谁知张老汉得意过头,在大门上写了“万事不求人”,偏被路过的知府瞧见。知府气不打一处来:“好大的口气!三日内给我找大牯牛生的犊子、灌满大海的青油、遮天的黑布,少一样就治你欺官之罪!”
张老汉急得寝食难安,巧姑却拍拍他的肩:“爹别急,我来应付。”三日后知府带着衙役上门,巧姑不慌不忙迎上去:“公公生孩子去了。”知府怒斥:“胡说!男人哪能生孩子?”巧姑反问:“那大牯牛咋能生犊子?”
知府噎得说不出话,又提灌海的青油。巧姑指着门外大河:“请大人先把海水抽干,我们立马就灌。”最后问遮天的黑布,巧姑歪头笑:“天有多宽您量过吗?没尺寸咋扯布呀?”
知府被问得面红耳赤,灰溜溜钻进轿子跑了。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富余通,谁都知道张老汉家娶了个顶聪明的儿媳妇,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帖帖,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。
发布于:河北省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